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 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与健康息息相关。
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则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4个症状预示经络堵塞
临床发现,经络不通的人群,生活中经常出现以下四个症状。
1.疼痛
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当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生疼痛时,均可能与附近或相关的经络发生堵塞有关。
因患者体质的寒热虚实不同,疼痛的症状表现也会有差异,如冷痛、灼痛、胀痛、酸痛、麻痛等。
2.功能障碍
脏腑功能主要依靠气血的推动才能实现,一旦出现经络不通,气血供应不及,就会引起脏腑功能的减退和障碍。
诸如中老年人的中风失语或偏瘫,其他如眼花眼蒙、发白发枯、耳鸣耳聋等,本质上也与年老气血流动不畅,瘀血阻滞,导致脏腑失养有关。
3.局部包块
在经络壅阻之处,因人体代谢产物排出的渠道受阻,故会在出口处发生堵塞,形成各种包块、囊肿、斑疹、痤疮、关节积液等。
4.情绪抑郁
除了身体上客观的不适症状,经络不通往往还可以表现为情绪上的闷闷不乐、爱生闷气、悲忧善虑、烦躁易怒等。
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病机为由肝经经气阻滞所致,通常还伴有两胁疼痛、喛气等症状。
9个动作疏通经络
中医治疗经络不通的方法有很多,内服、外治、食养、功法等均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但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注重日常保健,防止经络堵塞更为重要——
1.常梳头
俗话说:“千过梳头,头不白”,经常梳头,不仅可以改善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气,调理血脉,还能解除疲劳,改善神经功能,帮助睡眠。
2.熨双眼
双眼每日都承担着很繁重的视物任务,所谓“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周围有多条脏腑的经脉,它们要是累了,人很容易觉得疲惫不堪。
平时,我们可以多做熨目的动作,即先用两手相对摩擦发热,用掌心热熨两目。
反复擦熨数次后,再把眼球左右旋转(运目)各100转。
掌心的温热,再加上眼球的转动伸拉,会使眼部代谢加快,气血充足,视力改善,但注意不要大力按压眼球,防止伤眼。
3.耸耸肩
脖子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及三焦经5条重要经络都从后颈通过,久坐之后,此处的气血很容易淤滞。
为保护颈椎健康,我们可以经常做一做耸肩的动作。
头要保持正直,挺胸拔颈,两臂垂直于体侧,然后两肩同时尽量向上耸起(是耸肩而不是缩颈),让颈肩有酸胀感。
两肩耸起后,停1秒钟左右,再将两肩用力下沉。
一耸一沉为1次,16次为1组。每天上班的时候坚持做3~5组。每天累计总数应力求达到100~120次。
这个小动作不受场所、时间的限制,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能做。
4.摇摇肩
年纪一大,不少中老年人被肩周炎等疾病困扰,其实,只有经常转动,肩关节才不会僵硬。
平时,大家可以经常做一做摇扇子的动作,它也是一项健身运动,需要手指、腕和局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我们上下左右地扇蒲扇,正是对上肢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各关节协调配合的灵活性。
5.转手腕
手部长期呈一种姿势容易积劳成疾,出现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症状。
用电脑工作、娱乐之余,有意识地做旋转腕关节的动作是简单有效的缓解办法。
6.常扩胸
保健胸部讲究“扩”,双手握拳,直臂合于胸前,再向两侧打开。
整个过程手臂不要弯曲,这样一开一合扩展20~30次,让整个胸腔随之开合。
这样不仅可刺激膻中穴,还可以刺激任脉,间接调节人体脾经、心包经等阴经,缓解虚劳体弱。
7.扭扭腰
坐姿不正确或久坐不动都易于导致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平时我们可以多做运腰的动作。
方法很简单,保持两腿分开,稍宽于肩,直立全身放松,双手叉腰,调匀呼吸。
胯先向左、再向前、向右、向后,围绕腰的中轴,做水平转圈动作。
转胯1圈为1次,可酌情做15~30次,再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8.勾勾脚
秋季由于早晚天气转凉,阳气渐衰、阴气渐盛,阴寒之气留滞于关节导致气滞血瘀,常引起膝关节疼痛发作。
很多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运动都不太适宜老年人,不过,有一招最方便简单的“勾脚”运动老少咸宜。
即,坐在椅子上,将腿悬空伸平,把脚尖先尽量往上勾,然后再往下踩,持续3~5秒钟。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大腿前侧肌肉发达了,平时行走的时候膝关节受到的压迫和磨损就会小一些。
9.踮脚跟
踮脚可以直接刺激足跟,锻炼足底和小腿肌群,改善足跟痛等不适。
做此动作时,要保证全身放松,双脚并拢站立,两脚跟慢慢向上提起,注意脚趾抓地、脚跟尽力上抬;头部自然上顶,肩臂松沉;然后轻轻地颠动足部。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养生中国,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