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秋分除了要养肺,这“六养”也要做!“秋分十吃”养生翻倍~
时间:2023-09-23 17:00 发布人:小编 浏览:

  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在这个时期,气温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都说“秋天养好肺,全年少生病”,所以秋天养肺是大多数人的养生重点,但是,还有“六养”也不能忽略!趁着秋分时节,快注意起来~

  秋分要做“六养”

  ❦养肺

  秋季是肺脏的旺季,而肺主司呼吸和气机的运行,与人体的免疫能力密切相关。在这个季节里,一些人容易出现肺部问题,如感冒、咳嗽等。因此,通过养肺可以增强肺的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预防和缓解肺部疾病。

  建议多吃:梨、百合、蜂蜜、甜杏仁等。

  ❦养肝

  秋季气候干燥,肝脏容易受到寒邪和干燥之邪的侵袭。适当养肝可以提高肝脏的抵抗力,减少肝病的发生风险。此外,肝脏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它同时还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负责代谢排除废物和有害物质。秋季养肝可以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功能,增强免疫力,确保身体的正常运转。

  建议多吃:苦瓜、柚子、菠菜、黑木耳等。

  ❦养肾

  在中医五脏学说中,肾属于水,与冬季相应。而秋季作为阳气转阴气的过渡季节,也是养肾的重要时间段。加强养肾,保持肾脏的健康功能,有助于滋养筋骨、保护腰膝、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建议多吃:核桃、芡实、枸杞、莲子、黑豆等。

  ❦养皮肤

  秋季属于金燥之气,意味着天气逐渐干燥,容易导致人体阴液的流失和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因此秋分时节要特别关注皮肤保湿的工作。

  建议多吃:银耳、葡萄、山药、芝麻、百合等。

  ❦养气血

  秋季气温凉爽,人体阳气开始收敛,这个时候要注重养护气血,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可以摄入一些补益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米等。秋季是金气收敛的季节,气血相对较盛。秋季养气血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平衡,有助于提升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此外,养护气血还可以改善面色暗黄、疲劳乏力等问题,使人精力充沛、容颜焕发。

  建议多吃:红枣、红豆、花生、黄芪、当归等。

  ❦养心情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忧郁和压抑等情况。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藏神志。所以秋分时要养心血,安神定志,少吃苦涩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心血和心火。

  建议多吃:蜂蜜、红枣、葡萄、山药等。

  秋分“十吃”快试试

  1.紫菜豆腐汤:准备紫菜10克,豆腐250克,水1500毫升。将紫菜洗净切碎,豆腐切成小块。锅中加水烧开,下入紫菜和豆腐,煮10分钟左右。加入少许盐和醋调味即可。此汤具有清热利水,滋阴润肺的功效。

  2.枸杞炖瘦肉:将瘦肉200克洗净切块,枸杞10克洗净泡发,和适量的水一起放入锅中煮开,撇去浮沫,加入生姜片,改用小火炖煮2个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此菜肴具有养肝明目、补血益气的功效。

  3.花生红枣粥:将花生仁50克洗净,红枣10枚去核,大米100克淘洗干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成粥。此粥具有补血养气,健脾安神的功效。

  4.梨汁莲子粥:准备莲子适量、梨子1个、糯米适量、冰糖适量。将莲子洗净浸泡直至变软。糯米洗净后浸泡20分钟。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莲子,煮20分钟。加入糯米,中小火煮至糯米熟。最后加入梨块和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此粥有益心肾、宁心安神、补益脾胃、滋阴养颜。

  5.苹果山药泥:苹果1个去皮去核切小块,山药200克去皮切成小块。锅中加水烧开,下入苹果和山药块,煮至软烂。捞出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泥状食用。具有补气健脾,润肺止咳的功效。

  6.梨皮茶:梨皮10克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钟,滤去渣,代茶饮用。此茶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7.麦冬桑椹茶:麦冬10克、桑椹10克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钟,滤去渣,代茶饮用。此茶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

  8.黑豆山药红枣糖水:将黑豆30克、山药30克、红枣10克洗净,和适量的水一起放入锅中煮开,改用小火煮30分钟至熟软,最后加入冰糖搅拌均匀至糖融化即可。有补血益气、益肾养胃、健脾益气的作用。

  9.柚子蜜枣茶:柚子皮适量,红枣10克,蜂蜜适量。将柚子皮切成片,红枣去核,和足够的水一起放入锅中煮开,改用小火煮30分钟至柚子皮、红枣熟软,最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具有理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10.五味子茶:五味子5-10克,如果使用干燥的五味子果实,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适量增减。水煮沸后加入五味子继续煮10-15分钟。此茶具有健脾安神、提神醒脑、改善消化、养颜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食物只是一些常见的推荐,具体饮食安排还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禁忌来选择,并建议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搭配。

  版权声明

  本文综合自网络,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