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李娜
10月中旬以来,国内多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和当地需要,派出中医专家赶赴疫情发生地,开展中医药防治工作。12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情况。
防控救治:推动中医药早干预、全程用、全覆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邴媛媛在发布会上指出,疫情发生后,各地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控救治,积极推动中医药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
在工作机制方面,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和中西医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在当地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本地中医药力量,形成了“第一时间启动中医药参与的应急防控指挥和救治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应用中医药防控救治方案,第一时间有中医药专家团队,第一时间用上中药”的经验模式。同时,在定点医院深化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中西医专家联合组成专家组,联合制定完善诊疗方案,联合在一线开展救治,联合进行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
在治疗方面,中医药深度介入治疗全过程。各地依据国家诊疗方案,开展规范化、同质化的中医药治疗。对轻型、普通型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有效改善了患者发热、咳嗽、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减少向重症发展的风险。对重型、危重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人一策”,发挥中医药在退高热、促进肺部渗出吸收、改善胃肠道症状等方面的优势,减缓或阻断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针对部分患者出院后仍存在的乏力、纳差、气虚等症状,应用中药和非药物疗法综合干预,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在各地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中,除个别特殊人员外,均普遍应用了中医药。
在预防方面,将中医药纳入“四早”,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指导各地结合当地气候和人群体质特点,制定中医药预防方案。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以“点开药到”为目标,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预防干预,确保中药“应服尽服”“能服尽服”。将中医药预防延伸到封控社区及一线重点岗位人群,确保有需求的居家隔离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愿服尽服”。组建中医巡回指导专家组,定时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封控社区指导中药预防工作,开展服药随访。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变化,中医药参与临床救治的举措也在不断调整。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指出,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的肺炎仍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中医的核心病因病机并没有大改变,仍属于湿毒郁闭,仅仅由于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等因素不同,在证候特征上有所区别,出现了夹寒、夹热、夹燥、夹瘀的表现,临床上也符合中医“三因制宜”的观点,以中医药为主治疗仍然非常有效。所以,各地可依据中医“三因制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的基础上辨证论治,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张忠德谈到,中医药治疗疾病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和优势。针对国内出现境外输入的奥密克戎病例,中医采取的办法仍是采集临床证候,分析临床病机,重点是抓住疾病的证候、病机演变规律,根据中医药几千年的疫病理论,结合发病季节、地域、人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科研攻关:现代科技助推中医药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医药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坚持临床科研一体化,充分发挥院士、国医大师以及各级专家力量,筛选有效方药,制定诊疗方案,为临床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说,临床科研一体化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药抗疫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
当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工程院牵头成立了中医药科研专班,持续加强科研顶层设计,统筹调配中医药科技资源。以支撑临床救治为核心,覆盖预防、救治、康复、机理等领域,一体化组织、全链条设计,力争用科学方法说明白中医药救治疗效,讲清楚相关机理,让中医药科研攻关成果助力疫情防控大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医药临床科研成果转化,配合国家药监局开展研审联动,通过应急审批程序依法依规推进“三方”新药研发注册上市。另一方面,密切跟进各地疫情散发情况,争取临床救治开展到哪里,临床科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特别是注重中医药针对德尔塔变异病毒株的相关研究,在推进中医药规范化、同质化救治的同时,积累更多临床证据,提高循证证据级别,优化有效方药筛选,深化相关机理研究。
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张卫东指出,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能让中医药生命力迸发新的活力。在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三药三方”进行机理研究,也就为更好推进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优势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科技支撑。
李昱谈到,当下中医药科研工作已积累了相关经验,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基于中医药自身优势,开展科研攻关,在确保临床救治的前提下,借鉴青蒿素的研发经验,围绕疗效、机制、机理和有效成份,开展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在全球视野下组织开展中医药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提升中医药参与国际抗疫的贡献度。丰富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手段,关注预防、治疗和康复不同时期的有效方药,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治。关注交叉学科的发展,借鉴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
交流合作:为世界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总结国内疫情防控救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支持开展学术交流,为提振全球抗疫信心,推进国际抗疫合作贡献中医药力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举办了110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8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今年,在世界卫生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国家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召开了“中医药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论坛”“2021金砖国家传统医药研讨会”和“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发布《支持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倡议》《2021金砖国家应用传统医药抗击新冠疫情在线宣言》《关于开展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合作的南昌倡议》,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乌克兰副总理斯特凡妮希娜、吉尔吉斯共和国时任副总理巴卡绍娃、白俄罗斯共和国第一副总理斯诺普科夫等外国政要发表演讲,支持中医药等传统医学参与国际抗疫合作。特别是2021金砖国家传统医药研讨会召开期间,全球正面临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严峻挑战,国内专家结合临床实践重点分享了我国中医药团队总结出的德尔塔和“德尔塔+”变异毒株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和用药规律,再一次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在应对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造成的疫情中的重要作用,赢得普遍赞誉和高度肯定,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吴振斗介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各国人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应当坚持多边主义,继续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疗效、国际标准等方面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提振全球抗疫信心,支持和加强传统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交流互鉴,更好地为人类健康福祉服务,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